中新网7月23日电 题:支持科技创新 金融如何提供“长钱”?
中新财经作者 尹倩芸
企业勇攀科技创新“珠峰”时,志在一举登顶,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最终却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打“安全牌”,走一步看一步。
22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科创金融大会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作出了上述表示。他表示,国外一些科技企业创新目标直指“珠穆朗玛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部分中国科技企业攀登“珠峰”时则往往“先想办法到5000米大本营,再走一步看一步”。
在陈文辉看来,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资本缺乏耐心,导致企业在创新进程中担忧生存问题。只有长期资本才能成为“耐心资本”,推动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直言,当前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方式不匹配。资本市场发展不充分是突出表现之一,尽管股权融资较之债务融资具有天然优势,但在科技创新领域还缺少足够“有耐心”的长期资本。
如其所言,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以间接融资和债权融资为主,长期股权资金供给偏少。
根据陈文辉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中国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出资规模合计0.73万亿元人民币,占私募基金各类投资者合计出资的3.8%。此外,中国股权资金持有期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创投基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的数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投资期限偏短,政府引导基金投早、投小比例也需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亦指出,从中国的情况看,进入企业化生产阶段的科创融资增长较快,受到追捧,但前沿性、基础性、早期性科技研发的金融支持仍是难点。
近年来,技术迭代周期越来越短,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推动形成长期资本,为勇攀创新“珠峰”的中国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尚福林建议,积极发展多元化多层次金融市场,通过优化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各类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参与机制,丰富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期资金来源。
陈文辉特别强调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他认为,有效的金融市场能提供丰富的投资产品,从而让养老金和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更好地分散风险,有利于实现保值增值,这是扩大养老金和保险资金规模的重要前提条件。
此外,金融机构更早、更大、更长介入科创企业,亦需要政策激励。纪敏建议,通过政策优化,在资管产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领域,鼓励长期投资、权益投资、风险投资,以此支持募集长期、稳定且具有一定风险偏好的资金。(完) 【编辑:孙静波】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顶层设计布局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攻关任务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近日,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传来好消息,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过800颗,这一数量是自其投入运行以来,国外同类型观测设备脉冲星发现总数的三倍以上。
从落成启用到正式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中国天眼,勉励大家要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记总书记“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的嘱托,科研团队依托FAST三年半的观测数据开展原创性研究,实现了国外团队用20年的数据积累才完成的科研工作,探测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和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等政策文件。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围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育种、脑科学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我国部署了一批前沿基础领域的重大项目,从科学源头和技术根部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迈向新征程,我国基础研究的根基越扎越深。
今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继续支持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和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促进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培养和重大成果产出。
“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将进一步优化建制化体系化布局,强化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选题方向,持续优化基础研究创新生态。
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到距地400公里轨道上的中国空间站太空实验,从万米深渊的载人深潜到世界屋脊的青藏科考,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甘坐“冷板凳”,在基础前沿领域不断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创新之源。